close

雙目失明的方世文
方世文的家,一到下雨就多處漏雨

方世文的眼睛生來就有問題,壯年時雙眼失明
方世文撿柴歸來,手中的小木棍就是他的眼睛
  四川新聞網巴中12月10日訊(記者 餘開洋 陳連波 攝影報道)2歲被抱養給親戚家,壯年時雙眼失明,砍柴、燒火、做飯、洗衣服、喂豬……巴中72歲老人方世文,終身未娶雙眼失明卻自理生活30餘載,並收養一名棄嬰將其撫養成人。村幹部多次勸導老人入住當地敬老院,他卻說:“不想給政府添麻煩”。
  巴中市通江縣諾江鎮射洪村5組,這是一個大山中的小村莊,方世文的家就在這裡。家裡的房子是他祖父留下來的,具體已經修建多少年,他也不太清楚。房屋是用黃泥土和木板砌成的,不少地方已經有裂縫,一到下雨就多處漏雨。
  據瞭解,方世文生下來眼睛就有問題,不到兩歲就被親生父母抱養給了姑姑家,從此就跟著養父母一起生活。養父母家的條件也不算太好,每天到地里幹活,無閑照看年幼的方世文,從2歲到5歲,方世文的童年基本一直都在自己家的石缸里度過。
  據方世文老人回憶,3歲那年,他的眼睛便開始出現不適。由於家裡條件艱苦,加之當時醫療水平有限,他的眼睛一直沒有得到正規的治療;直到1988年,他的一雙眼睛徹底失去了光明。90年代,侄兒李春章曾經帶他到通江縣中醫院嘗試治療,醫生說已經失去了治療的價值。
  “一個月花1塊8毛錢,買頭痛粉花去8角錢、剩下一塊錢買了包鹽。”方大爺以前自己種了一畝多地,還喂有牲畜。今年感覺到身體明顯不如以前,經常伴有頭痛,腿腳也沒有以前那麼靈活,“自家的地種的少了,只喂了一頭豬、兩隻雞。”
  老人說,他一年就喂一頭豬,過年時才殺;一年到頭,也就在殺年豬的時候能吃上幾頓新鮮肉;由於沒有冰箱,殺了年豬以後都是通過腌(熏)制,然後吃上一年。就這樣過了幾十年,到現在從沒有離開過通江。
  1970年,曾經有人給方世文介紹過通江縣羅家溝一位姓羅的女子,但並沒有正式結婚。但羅姓女子有“精神有問題”,在家裡胡言亂語,隨意大小便,也不能做事,到方家不到一個月就被娘家人接走,聽說不久以後就去世了。從此以後,方大爺身邊再也沒有過女人。
  1983年一天,有村民從外村撿回一個男嬰,大家紛紛議論將如何安置這個孩子時,方大爺站了出來,將孩子留在了自己身邊。“當時就想,我眼睛也看不見了,又沒有孩子,希望以後能把孩子帶大,養兒防老嘛,這樣我也不會那麼孤獨。”
  然而,孩子的長大成人,並沒有給他帶來更多的欣慰和幸福。據附近村民講,方世文的養子名叫方文明,今年已經32歲,從小身體也不好。之前,在外地打工的時候還生過一場大病,花了不少錢。後來,方文明結過一次婚,但女方嫌他家裡太窮就離開了,從此再也沒有回來。由於方文明自身也比較困難,所以很少回家照看老人,更別說經濟上的幫助了。
  對於兒(養)子不能照顧自己,方世文並沒有抱怨,心中最大的牽掛還是這個“撿”來的兒子。“我自己的棺木和壽衣都準備好了,最大的心愿就是給兒子找個媳婦。”
  通江縣諾江鎮射洪村村主任彭學全說,方大爺是村裡的五保戶,每個月有低保等補助共310元。由於老人情況比較特殊,村裡也多次勸導老人住進敬老院,老人卻堅持不願入住。做飯的鍋臺邊上,就是煮豬食的鍋臺。
  提起為什麼不願意住到敬老院,方大爺說,30多年來,他靠著一根小木棍子,早就把方圓數十里範圍內“摸”了一個遍,村子里的每一條道路、每一處水塘他都熟悉,“去敬老院,不熟悉環境,很不方便,不想給政府添麻煩。”圖中的方世文正在準備過冬的柴火。
  2歲被抱養給親戚家,壯年時雙眼失明,砍柴、燒火、做飯、洗衣服、喂豬……巴中72歲老人方世文,終身未娶雙眼失明卻自理生活30餘載,並收養一名棄嬰將其撫養成人。村幹部多次勸導老人入住當地敬老院,他卻說:“不想給政府添麻煩”。方世文自己種地、種菜、養牲畜,一個月僅花1塊8毛錢。
  來源:四川新聞網
編輯:SN117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
    jw38jwtc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